第(3/3)页 韩生终究不比张苍,赵泗终究不可能事事请教。 至于张苍临走之前的嘱托赵泗也放在了心上,就是关于婚事这方面,赵泗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仔细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等虞姬生了以后再说。 分别过后,赵泗短暂的送别假期也宣告结束。 赵泗也重新回归到了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天天跟着始皇帝开会+批奏折,日子规律的可怕。 新收的门客韩生并没有被赵泗带在身边,而是丢在了他在咸阳的府邸之内。 赵泗虽然住在宫中,但府邸里一应使女隶臣还有一些产业也需要人来管理,韩生刚好可以做这些事情。 至于官职倒是不急于一时,韩生自己也没要求这个,反而是要求赵泗对他开放书籍库存。 赵泗欣然应允。 这个时代的知识还是太过于珍贵了,韩生同样出身贫寒,纵然胸有韬略,天资出众,也弥补不了教育资源不足的硬伤。 悟性再好,你得先有功法不是? 当然,那种只靠脑补就能开创大道根基的天才例外…… 总之韩生一边兼职赵泗府邸的人事管理,一边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 另外与此同时也帮助赵泗处理一些应承交际之事。 赵泗则在皇宫继续接受始皇帝的帝王教育。 这玩意压根没有赵泗想的那么高大上,如果让赵泗来评价,那就只能用枯燥来形容。 现在赵泗对于一天的期待也就仅限于弹劾和相互攻讦的奏折了…… 弹劾,攻讦,哪个朝代都不会少,这算是赵泗的快乐源泉了。 毕竟弹劾的时候总会爆点猛料,尤其是针对对方私生活攻讦的奏折,简直是赵泗的最爱。 还有人弹劾政敌扒灰的来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近段时间的奏折依旧是以天下各地的叛乱为主。 关于扶苏立储之事的奏折先前因为始皇帝的强硬拒绝消停了一段时间。 但也就一会…… 这才过去没两天,赵泗封王之后,关于立储的奏折又已经逐渐开始增多。 由此可见,很多人已经等不及了。 不过客观来说,这没啥好评价的,也不能说是逼迫始皇帝。 始皇帝都五十多岁了,于情于理都应该定下储君。 “国无储而不定,民无主则难安……长公子……小公子……” 赵泗脸上带着几分难为情的念完了一篇关于立储的奏折。 至于为何难为情…… 大概就是因为这篇奏折,吹自己吹的实在是太厉害了。 始皇帝面对劝言立储的奏折依旧是选择留中不发。 所谓留中不发,既不公开讨论,也不进行回复,涉及立储的奏折进过来犹如石沉大海。 可偏偏事情进行到了这一步,赵泗都已经封王了,始皇帝年纪也大了,出于种种原因,群情反而更加滔滔不绝。 也得亏是始皇帝,能压得住,定的住。 臣子不能跟皇帝玩硬的,那自然就会拐弯抹角的达成自己的目的。 始皇帝不喜欢扶苏这确实是个事实。 可是始皇帝却多次公开表态喜欢赵泗。 毕竟是当着满朝文武说出来的那句泗乃长孙,朕甚爱之。 这几乎相当于政治讯号了,都是老狐狸,曲线救国谁不会? 于是原本吹扶苏道德怎么高尚,能力多么出众,多么适合成为储君的奏折摇身一变,不吹扶苏了,改吹赵泗了。 你不喜欢扶苏是吧,亲孙子喜欢吧? 夸就完事了! 伱看长公子生的孩子多好?多么出色? 陛下您真的不为自己的好圣孙考虑一下,把储君之位定下来嘛? 赵泗作为当事人之一,面对这种通篇马屁的奏折,属实有点脸红了。 (约了明天去做无痛肠胃镜……祝福我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