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淮安水师分营、东南水师分营,重点在于游弋巡察,一来察查走私商船,二来防备倭寇、海贼入侵,确保沿海靖平。最难的是南洋水师,因为封锁安南沿海,导致部分水师兵力被迫长期驻留在安南外海。” “这次前往南洋水师的将官,准携带二十艘蒸汽机大福船南下,军士三千。安南那里,朕希望你们能看好了……” 黄元寿、高令时等肃然领命。 一切安排妥当,水师新晋的四侯二十六伯,除了坐镇航海学院的飞云伯李子发外,全部离开了金陵,分散至各地水师。 出京途中,大福船之上。 高令时看着一脸怀念的黄元寿,凑上前,轻声道:“海青侯,陛下对南洋的安排,似乎另有深意。” 黄元寿深深看了看高令时:“你能获封清江伯,一点都不简单。这些年来在水师,哪次功劳里没你的影子,怎么,这次又看到军功在哪里了?” 高令时笑得灿烂。 从一个不起眼的副千户,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清江伯,自己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其中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若不是自己敢于跳出来,敢于跟上镇国公,敢于一次次抓住机会,冲在前面,那这伯爵也不可能落到自己头上。一旁在那蹲着的张满,不就没封爵嘛,他就是觉悟不够,努力不足…… 高令时歪了歪脖子,双拳在胸口对碰了下:“陛下吩咐,让我们看好安南。但看好两个字,到底如何理解,还是看我们。” 黄元寿眉头微动:“说说。” 高令时直言道:“看好安南,表面上来说,陛下是让咱们维持现状,不让安南的任何船只下海。可若是仔细想想,陛下让咱们看的是安南,不是安南水师,所以——” 说到这里,高令时便停了下来。 黄元寿将目光投向长江南岸的树木与民居。 皇帝是不是有收拾安南的心思,黄元寿还不能确定,但有一点可以相信,那就是皇帝希望改变仅仅封锁安南沿海的简单局面,让南洋水师更进一步。 第(2/3)页